95年5月起水桶一律無色

〔記者黃良傑、胡清暉/綜合報導〕有購買桶裝飲用水習慣的民眾要注意了,衛生署表示,5月1日起,飲用水桶將一律採用無色透明,避免回收塑料混充成為「黑心桶」。包裝容器不合規定的業者,將依「食品衛生管理法」開罰3至15萬元。

水桶要帶把?起爭議

不過,由於衛生署對於桶身把手設計規定為「不可妨礙內部清洗,否則應設計為無把手桶」,有業者解讀為「有把的就不合規定」,標榜自家的產品才合格,被抨擊者則抱怨衛生署的用字不明確,定義不清,備受困擾。台聯前立委錢林慧君92年2月揭發中國業者將回收的光碟、廢輸血瓶等塑料用來生產飲用水桶,遭查緝禁止販售後卻轉銷台灣,氧化後可能會產生乙二醛毒物和致癌物質。

事件爆發後,衛生單位在高雄縣、台南縣等地查獲摻廢料的藍桶;衛生署給予業者3年緩衝期,淘汰可能摻雜類似廢料的藍桶。緩衝期即將屆滿,衛生署4月20日行文各縣市政府衛生局,重申桶身材質應無色透明,桶身應平滑無粗糙、易脆感,把手不可妨礙內部清洗,否則應設計為無把手。

 

文章取自-2006/04/24自由電子報http://www.libertytimes.com.tw/2006/new/apr/25/today-life11.htm